今年,位于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的苏家后村不知不觉火了起来,每逢节假日就有一拨拨游客到村里来,可村子里一没有打造网红的景点,二没有让人趋之若鹜的美食,有些人逛了一遍不得要领,他们会问:到苏家后村旅游,到底游什么呢?
苏家后村既没有名声远播的历史,也没有可以炫耀的产业,是个世世代代以农为本的乡村。说起村庄的过往,苏家后村党支部书记陈秀莲很是感慨,“刚嫁到村里时,电都使不上,全村人守着一口井吃水。”
苏家后村。
环境差、设施落后、收入低一直是苏家后村拿不掉的标签。那时候,多户,口人的苏家后村每年都有村民移居外地,村民杨士军就是其中一位。
“那时候村里很穷,能走出去的都走出去了。”杨士军说,他从27岁走出了苏家后村,就很少再回到村里,“我们全家一直在临沂城区居住。”
苏家后村村中的墙画。
和全省其他县区的情况类似,其实蒙阴县的农村也多多少少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年轻人外出求职,在城区买房,留下老宅和老人。
苏家后村变成网红村,有着特别的机遇,因为紧挨着云蒙湖,自然风光优美,今年临沂市“百千工程”开启后,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把示范村的位置瞄准了苏家后村。
苏家后村党支部书记陈秀莲介绍村里的老油坊。
云蒙湖生态区驻苏家后村第一书记王善禹介绍,以苏家后村为核心,云蒙湖生态区对周围15个自然村连片打造,实施了花开湖畔、绿满云蒙、人居环境大提升和美在“云蒙人家”三大行动,实施路网提升、污水治理、绿化亮化等项目,实现村庄主干道硬化率、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率、自来水通达率4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自此,苏家后村也有了崭新的标签——“湖畔渔村”。
村民正在街道旁安逸的晒着太阳。
花香蝴蝶来,王振东是第一个来到苏家后村的“新村民”,“现在不光吃住都在村里,我还把产业搬到了这里。”
王振东说,今年6月,他通过抖音看到了苏家后村,原生态的乡村美景一下子把他吸了进去,当即决定抛弃城市生活,去梦中老家。
“新村民”王振东和他的“湖畔野奢”。
对于王振东来说,苏家后村的一切都令他惊喜。农舍是没有经过装饰的,小路是狭窄的,湖边是原始的芦苇丛,夏天的夜里,月光洒在湖面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
一个半月后,在苏家后村紧挨云蒙湖的桃园旁,王振东的小院正式落成了。小院占地两亩,分有三个功能区,王振东给它取名“湖畔野奢”,并正式对外营业。
而对于离开村庄的老村民,苏家后村是熟悉又陌生的。老村民王义贞说,看到老家变了模样,心里有一股想回家的冲动。
回村老村民建设的民宿。
今年9月,王义贞没能忍住冲动,把多年不住的老房子修缮后,回到苏家后村定居下来,“自己住两间,其余改造了成了民宿,今年十月一爆满。”
目前,陆陆续续,苏家后村回村的老村民和新村民已经占到居住人口总户数的21%。
“现在我们村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户,人。”陈秀莲笑着说,他们不光人到了村里,有些还带着项目。
老村民回村,新村民来村。他们来的理由多种多样,最后留下在此居住理由却只有一个:此心安处即吾家!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张超通讯员张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