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8日讯临沂市蒙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山区实际,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全面推进林长制为契机,积极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让蒙阴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初夏时节,在蒙阴街道吴家山上,成片的侧柏、黄栌、榛子等苗木茁壮成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得生机勃勃。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头山。
吴家山位于沂蒙公路沿线,地处两大县级饮用水源地张庄水库、黄土山水库之间,绿化要求非常迫切。但由于荒山多由村民承包,土地成了制约绿化的首要瓶颈。恰在这时,蒙阴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林长制改革,吴家山造林点被确定为市级林长责任区,建立起了市、县、街道、村四级林长管护体系。
有了群众的支持,自去年开始,村里先后征地余亩,以3月12日义务植树节为契机,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参与义务植树,把原来的荒山秃岭打造成了县城的后花园,并且由民间林长和护林员,层层做好后期维护,确保栽一棵活一棵。
造林绿化,三分建七分管。为了管护好莽莽青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大山,守护绿色,天麻林长钟建德就是其中一位。一大早,在蒙山旅游区的省级林长森林质量提升科技示范点,52岁的钟建德早早就带着工人开始了森林抚育工作。
不只是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都是钟建德的分内之事,天麻林场五万五千三百一十八亩林地就是他的工作场所。18岁进场,35年的护林育林工作,钟建德几乎没有在家过过春节,常年驻守在护林一线,敬业如山,巡山护林,多次累倒在护林一线。这片山林的一草一木,都仿佛是他的孩子一样亲切熟悉。
像钟建德这样的林业工作者,在蒙阴县的大山深处还有很多。他们甘于寂寞,与青山绿树为伴,用卓有成效的工作谱写出一曲朴实无华但动人心魄的绿色篇章。在一代又一代人持续的增绿护绿中,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生态山”,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2.2%,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林长制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确定了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增绿、护绿、营绿“三绿”同步推进的工作目标。林业的发展也为全县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蒙阴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第二批“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