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蒙阴是东夷文化和沂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蒙阴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其中县级项目项,市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6项,数量位列临沂市第二位。
近日,蒙阴县政协组织县文旅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深入乡镇街区、企业进行调研和协商,蒙阴县非遗传承保护已形成良好氛围。
一、推进非遗进景区
在全县3A级以上景区进行非遗文化常态化展示、展卖、展演。一方面,以功能性、创新型、体验型、开发型为融合路径,在景区设置非遗商品专卖店,沂蒙银饰、烙画葫芦、蒙阴手绣、桃木雕刻等成为蒙阴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非遗”产品形成制作、体验、销售一体化“活态”展示,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制作,在旅行中获得多元化体验,感悟非遗文化历史价值和文化精神。
二、开展非遗进课堂
将非遗项目《蒙阴煎饼》和《蒙阴梆子》列入中小学生学习课程,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小学课堂进行非遗技艺专业培训。第一实验小学开展非遗社团活动,成立蒙阴煎饼“煎饼花社团”、“梆子小剧团”;汶溪小学把“蒙阴梆子”与综合实践课、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拓展了“蒙阴梆子”传播之路。通过非遗文化进课堂,“非遗进校园”成为“非遗在校园”,提升了青少年非遗传承保护的认同感。
三、建好非遗场馆
精心策划部署、突出亮点特色,建设村史民俗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截止至年10月底,在全县98个行政村以及7个自然村建成了处村史民俗馆,积极促进非遗文化进馆展示,把村史民俗馆建成群众身边的宣传站,打造传承非遗文化的有力阵地。
(蒙阴县政协谢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