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阴县在京沪高速公路蒙阴服务区举办"探寻文化遗产共创美好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全面展示蒙阴县近年来非遗保护成果,传承弘扬沂蒙优秀传统文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商联主席李玉国参加了展出活动。
此次展览由蒙王桃木工艺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石绍松牵头,组织蒙阴县众多非遗传承人,带着种类繁多的非遗文化产品,走进京沪高速公路蒙阴服务区。展出的作品有桃木雕刻、烙画、剪纸、手绣等,同时还邀请了众多民间艺人进行了现场表演。
蒙阴县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斑斓绚丽。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给我县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而且孕育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火笔画、坡戏,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艺术诠释,展现了蒙阴儿女朴实真诚的情感;桃木雕刻、面人、蒙阴煎饼、姚家膏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一道道美味佳肴,一项项精湛的传统工艺,凝结着每一代蒙阴人的聪明才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县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桃木及其制品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桃墟镇蒙王桃木展示馆内,“吉庆有余”、“平安如意”、“松鹤延年”、“龙凤呈详”等作品,生动形象、造型古朴,更有木梳、木剑、木家具等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的物件,浓郁的古典气息混着清冽桃香扑面而来。一件完美的桃木雕刻工艺品,在雕刻过程中,需要精选桃木烘干,灵活运用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五种雕刻技法,精雕细刻,再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最后进行多次打蜡、上漆才能完成。
编辑:蒙阴融媒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