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中国邮政山东蒙阴县分公司坦埠邮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g1vg1s1.html
孔令茹通讯员任鹤济南报道王德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蒙阴县分公司坦埠邮电支局邮递员。年参加工作,负责坦埠镇20个行政村的投递工作,每天奔波70多公里。年,王德建因一封信与为烈士寻亲“结缘”,至今已帮36位烈士“回家”。曾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与为烈士寻亲“结缘”绿色工装,白色头盔,38岁的王德建每天骑着摩托车奔波70多公里,把报纸、书信送到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村民手里。王德建之前在外打工,年,他回老家开始当邮递员,负责坦埠镇20个行政村的送件工作。年,一封来自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的平信,促成他与为烈士寻亲“结缘”。“收件人是一名烈士?”年的一天,当29岁的邮递员王德建分拣邮件时,一封写着收件人为“烈士公建厚”的信引起他的注意。王德建骑着摩托车,跑了一下午,由于地址不详,王德建没找到“公建厚”。按照有关规定,王德建和同事只能将信退回。一年后,王德建竟又看到了这封信。这次,信上还多了一句话:“该烈士(29岁)于年12月牺牲,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当烈士陵园的信件再次辗转到自己手里,“烈士”的字眼再次出现在眼前,王德建眼眶湿润了。收件地址为“朱下村”。王德建跑了坦埠镇许多村子,但都没打听到“公建厚”。突然,王德建想起,镇里有同音的“诸夏村”。这是个大村,有多人。王德建赶到诸夏村,他见人就问,依旧没人认识“公建厚”。这时,一位老人无意提及,诸夏村有人姓龚。或许是“公”和“龚”同音,当时姓氏登记错了?在龚家胡同,王德建还真找到一位八旬老人,他自称是“公建厚”本家。老人回忆,“公建厚”应叫“龚建厚”。几经周折,王德建找到龚建厚侄子龚德营,经比对,权威部门确定“公建厚”就是“龚建厚”。在外漂泊了近70年的忠魂,终于“回”到了亲人身边。成为烈士寻亲志愿者从那以后,王德建就成为一名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踏上了帮助烈士“回家”之路。空闲时,王德建开始为这件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下班回家后,王德建翻看史志类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地图。他还加入了“烈士寻亲志愿者联盟”,借助团队的力量为烈士寻亲。慢慢地,王德建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了,找寻的速度也变快了。“我从小生长在沂蒙老区,听着红色故事长大,我想为烈士们做点事情,”王德建说,现在寻亲信息的来源也扩展到了湖南、辽宁等外省市,不少人联系到他,希望能帮忙为烈士寻亲、确定烈士牺牲地。王德建的爱心行动也感染了许多人,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邮递员加入进来,一起帮烈士寻亲,组成了通往烈士家乡的“绿色列车”,其中就包括王德建的同事。“同事们对自己负责的村子熟得很,我有不清楚的地点,需要联系的人家,只要是他们知道的,都积极主动帮我联系,提供各种信息。”王德建说。从年接触到为烈士寻亲的第一封信开始,王德建已帮助36位烈士“回家”。如今的王德建,每天继续奔走在邮路上,只是绿色邮袋里,多了一本《山东籍烈士名单》和记录寻亲细节的笔记本,王德建表示,会不遗余力地继续这场跨越生死的寻亲之旅,让更多烈士英魂早归故里,与家人“团聚”。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2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