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9日讯临沂市蒙阴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创新推行“”工作法,用好党建“绣花针”,穿起社区治理“千条线”,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居民满意度、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提升。
近日,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医生成了居民张德法家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来为他量血压、做检查,并帮他打扫卫生、陪他聊天,这让张德法感动不已。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居民张德法说:“那是怪好,小孩离得远都没办到这件事,国家政府和社区对老年人的关心,这就很好。”
张德法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得益于社区开展的点亮“微心愿”活动。69岁的张德法,今年刚做过手术,孩子在青岛定居,属于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公维田在一次线下收集“微心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做了汇报,不久就带着社区医生和志愿者找上了门。
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两委”成员公维田说:“社区工作心里装着居民,冷暖都得记得,你像老张小孩都在外地,经济没什么困难,但是生活中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到住户家里去了解一些情况,及时反映到社区,针对他们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这也是我们社区工作应该做的。”
点亮居民“微心愿”,搭建干群“连心桥”,这只是文昌社区工作中的抓手之一。自年4月批复成立以来,文昌社区聚焦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创新实施了“五微”工程,通过多元微治理、社区微服务、点亮微心愿、文化微课堂、邻里微互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就在身边”,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实施了工作法。
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党支部书记赵阳说:“城市社区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你像我们社区的居民构成,是由全县各个乡镇、各个地方到我们这里来买房,人员非常多。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我们也是考虑到新成立的社区,让居民来认识社区宣传社区,我们从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走遍社区活动来开展工作,在走访的过程当中,来争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我们就确定了党建引领、互联共建、为社区居民谋幸福的原则,创新推行了工作法,坚持一核引领、搭建两个平台、用好三支队伍、创新四治融合、实施五微工程。”
文昌社区现有居民户,常住人口约1.2万人,人口较多,工作繁杂。自从实施“”工作法以来,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引领、头雁引领,筑牢了社区堡垒,搭建起了“线上+线下”服务方式,线上平台听民声,线下平台办实事,实现了社区服务24小时“不打烊”。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党员、物业人员三支队伍作用,深化自治德治法治共治有机融合,形成了社区横到边、竖到底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县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党支部书记赵阳说:“在社区成立短短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社区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居民对社区的满意感、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之中,我们立足为民服务的原则,更好的来做好社区的各项工作,用我们的辛勤指数换取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