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家校何曾是两地

早春四月冷如秋,创新学校热浪稠。

今年4月,因疫情形势严峻,为响应防控号召,这座平时一直热闹非凡的单父古城进入了久违的安静状态,个人、单位都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单县第一中学更是为了能在疫情期间实现“停工停产不停学”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学校决定实行全封闭式管理,高一年级一半的学生离开原校区,转入单县创新路中学这个陌生的新环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保证学生正常上课,更好更高效地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一部分老师更是离开了自己的小家,住进了创新路中学这个大家,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校友”。封校期间,“借住”创新路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不仅是“校友”,更是“舍友”和“饭友”,住在同一栋宿舍、吃在同一个餐厅,彼此之间见面的频率直线上升,餐厅、宿舍、教学楼,处处都能见到师生同行、互相问候的身影。这种同吃同住同甘苦的生活,使本就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细致入微,学生对老师也少了那一层拘谨的隔膜,越来越能打开心来和老师交流,这种变化也为一直在推进的教学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疫情期间转移校区又接受全封闭式管理,目前创新路中学的学生们心理状态变化较大,情绪波动容易起伏不定,学习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离家住校的老师们顾不上自己的各种不适应,马上根据现实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了及时的调整,确保授课内容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接受水平,平时上课在保证学生学习进度的同时又适当加入了一些趣味性元素吸引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更在玩中学。课下老师们不仅要完成作业批改、精心预备第二天的课,每位老师身上又多了一个“心理老师”的标签,老师们和学生一起聊天谈心,对状态明显出现问题的学生细心安抚,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有老师编排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利用活动时间教给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释放心理积压的情绪,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封闭,比物质资源更短缺的是人力资源,部分老师身兼数职,在班主任、授课教师、管理人员、巡查宿舍和后勤保障人员、协助核酸检测人员、故障修理人员等身份中根据学校和学生需要来回切换,说是三头六臂的孙悟空也不为过。可以说匮乏的条件下正是因为所有留校教师的奉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得以有条不紊地照常进行。柯罗连科说:“生活就是战斗。”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所有坚守在创新路中学的一中老师们执戈握剑,在学校的带领下,走上了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筑牢了抗疫求学的坚强堡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了学生,更守卫了教师的尊严。天气越来越暖,学校外面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得热烈。春天真的要来了。

撰文:魏新萌

审核:赵峰郭建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