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旧寨乡漠河农场是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总投资5.6亿元,占地亩,分为智慧农业、中草药种植、山水休闲度假三个示范片区。园区建成后,将成为一处集高端智能化果蔬栽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能源循环低碳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示范园。
走进漠河农场智慧玻璃温室大棚,满目新绿,处处呈现出蓬勃生机。空中草莓、水培蔬菜在温暖舒适的玻璃房惬意生长。这个占地25亩的玻璃温室大棚,可不是普通的温室大棚,它可以全自动化控制,通过末端的传感设备将温度湿度光照采集起来汇集到传感器感知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设备保证棚内恒温、恒湿。棚体上部增设人造日光模块、双玻光伏发电板,内部创新采用浅层地源供暖系统,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毓树、临沂毓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咱们大棚整体供暖采用的浅层地热能源,通过介质,通过地温与棚体温度保持恒温状态,咱们整个棚顶采用的光伏发电系统不仅保证了整个园区的电力供应,还可以把多余的电供到大的电力系统上去。”
漠河农场坚持种养循环,建设“绿色低碳”园区。按照“成规模、成基地、高品质、特色化”的要求,构建绿色化、循环化、可持续的现代果蔬生产体系。智慧玻璃温室内部设有水培蔬菜生产区、鱼菜共生区、空中草莓培育区,温室内均采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技术。
漠河农场坚持以村集体、村民双增收为目标,探索“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所有大棚由村民认领,公司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带动提升标准化、智慧化和品牌化水平。
旧寨乡上河村村民张翠萍说:“来到这里承包了四个大棚,我一个人来就可以了,我现在也很满意,以前的时候真是很操心,现在从栽苗到销售都是公司给管理着,我感觉很满意。”
目前,漠河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了90%以上,玻璃温室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已投入运营,可带动周边村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为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
李琳辛文东
编辑
公鑫
审核
皮兴军
终审
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