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缘何值此青绿

  临沂蒙山脚下的桃墟镇百泉峪村,曾因位置偏远、四周荒凉,环境脏乱差,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也曾因是大理石“富产区”,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觉得靠着开采矿石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换来“金山银山”。

  如今的百泉峪村蜕变了,不再开采矿石,矿坑栽树复绿、蓄水成景;发挥蒙山天然氧吧效应,铺修道路,开发千年夫妻槐、抗日小寨等20余处景点,改造提升旅游采摘园,发展农家乐、民宿,成了休闲打卡的“旅游村”,老百姓称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百泉峪村从吃“石头饭”换成了吃“生态饭”,正是蒙阴生态立县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蒙阴上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立县战略一贯到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特色经济,实现了绿水青山加快向“金山银山”转变。

  与百泉峪村吃上“生态饭”不同的是,垛庄镇古泉村则是建设金葵农业现代化桃产业示范园,吃上了“特色产业饭”。

  金葵农业负责人王言文告诉记者,在看到蒙阴蜜桃品牌效应逐年显现和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模式弊端后,他放弃了小家电出口贸易生意,流转了古泉村亩土地,启动了金葵农业项目,打算做大蒙阴蜜桃特色产业,让百姓腰包再鼓一点。

  “项目实行‘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社员’四联共富模式,可为村集体增收余万元,社员返租分成后年可增收10万元。”古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华说。

  青山环抱,绿水相拥,蒙阴绿水青山有价了,百泉峪村生态也“值钱”了。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认为,年9月创新实行的GEP核算,迈出了全村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的重要一步。经中国环科院综合全村水利、林业、农业、文化等资源核算,百泉峪村总生态价值达到万元;农商银行依据报告,为全村整体授信了万元。

  生态资源升值带来了金融授信,同时金融授信又赋能推动了生态改善。方国明介绍,全村先后整合各种政策资金,建成了日处理吨的污水处理站,整治了3条河道。

  为了“值”此青绿,蒙阴人用心呵护、系统推进:聘请中科院编制完成《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成为全省首个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县区;聘请浙江大学等5个专业团队编制完成“多规合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村域规划;大力实施山川绿化、水系生态、绿色通道、流域治理工程,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75%的荒山得到开发绿化;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建成覆盖城乡的农药化肥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长效机制等。

  生态产品不仅要实现价值还要溢价增值,蒙阴是怎么做的呢?记者了解到,蒙阴县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基地,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加果农收益。

  “蒙阴蜜桃年均产量11.5亿公斤,通过品种改良,每公斤增加2毛钱,全县果品收入就可增加2.3亿元。”蒙阴县委副书记、县长苗运全表示,要充分利用“蒙阴蜜桃”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形成惠民富民的增收点。

  大力发展果、兔、蜂、菌、中药材五大富民产业的同时,蒙阴还培育了“富县”的先进装备制造优势产业。8月8日,锣响全国首款混动挂车在蒙阴成功下线,标志着蒙阴在绿色产业体系发展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重型卡车作为一种高燃油、高排放的物流装备,对其进行新能源开发是必然趋势。早在年,锣响集团与同济大学合作,启动首款混合动力半挂车项目。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公祥介绍,混动挂车节油率达15%至20%,单台牵引车一年可节油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吨,驾驶员每年收益可增加8至10万元。

  从林草茂密的蒙山到抬眼见绿的城区,从连片建设的美丽乡村到升级改造的工厂园区,从惠民富民的五大产业到迈出新步伐的优势产业……蓝天、绿树、碧水、净土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蒙阴,“值”此青绿!

临报融媒记者曹鹏飞公茂钧通讯员张圣虎

来源:临报融媒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9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